上銀卓永財拍「牛背上的風景」描述堅韌生命力
當人生來到70歲,擁有市值幾百億元的上市公司,你還想做什么?上銀董事長卓永財選擇以國際影展規格,拍攝動畫「牛背上的風景」,描述二戰前后臺灣的堅韌生命力。主人翁是他從未謀面的大哥,做長工并戰死異鄉換來弟妹受教育的機會;以及在赤貧中撫養10個孩子的母親。「這是早年的臺灣故事,我想藉影片把對媽媽和哥哥的愛延續下去;也告訴大家,不論如何苦,努力就有希望。」
「牛背上的風景」歷時1年、由漫畫「老夫子」制作團隊、動畫導演陳明和、金曲及金馬獎音樂人雷光夏共同完成。這部16分鐘動畫,去年底在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院首映,劇中來自竹北貧困客家莊的小男孩,讓觀眾又笑又哭:有花田少年撞鬼的情節、窮到上完大號只能用竹片擦屁股、小男孩長大后幾度赴靖國神社找尋大哥下落。一張捐款5塊錢給北港媽祖廟的收據,數十年不離身,只因這是母親臨終給他的禮物。
「牛背上的風景」描述卓永財的成長環境:老家在竹北,爸媽生了10個小孩,沒有田地,靠打零工維生。因為太窮,大哥卓永統八歲就出門做長工,一年只能回家兩次,耕田常累到在牛背上睡著;同莊鄰居看了跟卓母說,「危險啊,不小心就會被牛蹄踩死。」卓永財說,對大哥而言,牛背上的風景并不美,只象征生活的艱辛。
牛背大哥 用青春換弟妹生計
70年后的今天,排行老么的卓永財,每季在上銀法說會,不愛談訂單和毛利率,總絮叨著「教育」、「臺灣的國際形象」、「產學合作 」;他說自己來自赤貧家庭,生命得到翻轉,希望臺灣一直走向升級的道路。
大哥被征召,換來日本政府的90大洋,卓家父母拿這筆錢,買了一頭牛,租了一塊地,才得以「升格」為佃農。卓永財說,牛和地都是大哥用生命換來的,所以媽媽看到牛就流淚、看到大海也掉淚,總想起遠行回不來的大哥。
還是小屁孩一個的卓永財,即使有大哥的犧牲,童年歲月也不好過。家里務農沒有經驗,糖價行情好時沒種甘蔗;來年跟著種,價格慘跌又滯銷,只好做成麥芽糖自己吃。「我小時候每天吃也不刷牙,所以每一顆都蛀牙。」卓永財親自擔綱影片口白,被觀眾贊「聲音很有戲」,在情節轉折處幾度哽咽,談到麥芽糖又回到小男孩的天真。
影片描述卓永財接受完整教育直到大學畢業;北上念淡江大學時,家里仍一貧如洗。母親病危,他連回竹北的車錢都沒有,當兵同梯黃友三把身上的一千多元全掏給他,才趕在卓母臨終前見一面;卓永財感念至今,首映特別請黃友三出席,表達謝意。
卓永財的大學同學、穩懋董事長陳進財說,一路走來,很了解卓的背景,是早年許多人的寫照。「成長環境艱困,造就我們這一代刻苦耐勞。只是他(卓永財)比一般人更慘,因為住得更鄉下。」卓永財則大笑,「比我慘的應該不多。」
上銀總經理蔡惠卿說,上銀成立30年,遇到很多難關,每次只要從董事長辦公室走出來,都覺得受到鼓舞,又能繼續打拚。「從前不知道他的力量來自哪里,只知道他提起媽媽和早逝的大哥就紅了眼眶。拍攝這部片才發現,支持他的最大力量是親情,還有在困境中成長。」
笑淚交織 老夫子大蕃薯串場
2013年卓永財替母校六家國小蓋圖書館,跟在他身邊40年的蔡惠卿認為,圖書館只能給校內師生或周邊居民使用,受惠者有限;她提議拍一部動畫,談愛與傳承,談臺灣在艱困年代的拼搏精神。赤貧客家男孩創辦的上銀,已在全球站穩腳步,是最好的現身說法,因而發想了「牛背上的風景」。
這部動畫由漫畫人物老夫子和大蕃薯串場,替沉重主題增添趣味;老夫子在1970年代紅極一時,陪伴臺灣第一代企業家成長,有其時代意義。「老夫子」創作人王澤及本片導演陳明和,第一次聽卓永財講童年,便跟著掉淚;蔡惠卿笑說,當時就知道找對人了。「那天大家哭成一團,只有我鎮定,因為我要負責把卓董沒講到的情節,請他的家族長輩補上。」
這部影片去年耶誕在上銀德國子公司播放,影片結束后,全場靜默了一、兩分鐘,大家才起立鼓掌。卓永財說,「德國同仁告訴我,他們之中有經歷過二戰納粹時期的,也有聽父母說過的,因而產生了連結。」
愈挫愈勇 找到困境前進力量
工具機產業向來被認為「黑手」產業,上銀卻不太一樣;一年到頭替員工辦成長營、讀書會;「被投訴很多次,我們還是照辦。」蔡惠卿說,卓永財的經歷成為上銀的哲學,深信教育能夠翻轉一切。
「牛背上的風景」出發點也相同,希望從家族的小愛出發,化為大愛,鼓勵觀眾找到生命中支持自己的力量;「重要的是遇到困難不放棄,愈挫愈勇。」蔡惠卿說。
上一篇:2014年第16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于11月舉辦
沒有了
相關內容
暫無留言!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