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缺料沖擊臺灣制造業供應鏈
貿易戰與疫情接連迫使全球制造業版圖重組,提供臺灣制造業者重新定位的機會。許多臺廠近年或鮭魚返鄉回臺投資新廠,或擴充智慧化生產線,趁勢導入數字轉型,引頸期盼將臺灣打造成智能制造基地,但近來產業卻已從過去缺水、缺電、缺地等,進一步面臨到缺料、缺柜等問題,有業者因此擔心,接下來臺灣在地供應鏈恐會更加吃緊,甚至沖擊已撒下投資的智慧工廠,并直言「這已經不是單純要不要導入智能制造的問題了!」
自中美貿易戰以來,臺商返臺投資金額大增,根據臺灣事務所數據顯示,響應政府「投資臺灣三大方案」的業者數已達912家,投資金額達新臺幣1.2兆元。而響應產業轉型升級與提升核心競爭力,政府也針對有意申請投資優惠的廠商開出產線需具備智能元素的先決條件,這也使得轉型智能制造,成為近年臺灣制造業不分上下最要緊的任務之一,然疫情爆發后,卻引發全球缺料、缺柜的問題,至今仍未緩解,制造業者也已顧不暇。
表面上市場需求強勁,但從2020年下半開始制造業就陷入缺料荒,更導致原料價格飆漲、待料時間拉長的困境。像是工具機業者受滾珠絲杠、線性導軌、鋼材等零組件缺料影響,交期被迫拉長2~4個月,有的關鍵零組件交期甚至長達8個月,業者苦嘆現在下單多半都是為2022年出貨準備。
除此之外,近期全球貨柜短缺也為制造業雪上加霜,貨柜運價漲勢銳不可擋,歐美航線報價已從過去逾2,000美元突破1萬美元。機械業直言,如今缺料、缺柜,已比過去產業擔憂的缺水、缺電問題更為迫切。而終端需求太大,上游供應不足,原料價格上漲,到最后只能是苦了下游,有傳產業者因此形容,2020年第4季是歡喜接單,而2021年是流淚出貨。
供應鏈現況吃緊一事也敲醒業者,擔心早前對臺投資大增固然是好事,但也可能因此造成臺灣本土供應鏈更加吃緊。業者表示,原本臺灣本土供應鏈可以100%支持根留臺灣的制造業者,隨著一波波制造業者回臺加大投資,本土供應鏈可能需要承載120%,甚至更多的量能,不免擔心臺灣供應鏈真的撐得起這么多需求嗎?
傳產業者表示,許多近年大舉回臺或根留臺灣的制造業者多已砸下數億甚至十數億投資智慧工廠,或擴充智慧化生產線,然業者認為,智能制造的本質是在供料無虞的情況下不斷優化制程,最怕屆時工廠蓋好了,但供應鏈跟不上,即使廠內投入再多智能制造、做再多升級,效果恐怕也會大打折扣。
業者認為,終端一口氣回來太多,共享一樣的供應鏈,但如果上游沒有適時提高產能,未來勢必呈現兩種局面,不是漲價、要不然就是大缺料,如同現在。但業者也坦言,臺灣不大,供應鏈量能仍相對有限,上游供應鏈要再擴大投資也不易,而下游制造業者也不可能自己再去投資新的紙箱廠或鋼廠,屆時現有供應鏈是否能撐起更多終端需求,恐將是未來一大隱憂。
業者表示,貿易戰之時不少臺廠回臺對未來充滿信心,但怎料疫情過后許多不可控因素讓制造業者措手不及,業者也擔心,從交期被迫拉長的情況來看,未來客戶轉單也不無可能,制造業即便透過產業升級強化市場競爭力,但仍有可能受限大環境而失去先機,藉智能制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對臺灣而言雖固然重要,但產業更需要的是穩健的供應鏈。
自中美貿易戰以來,臺商返臺投資金額大增,根據臺灣事務所數據顯示,響應政府「投資臺灣三大方案」的業者數已達912家,投資金額達新臺幣1.2兆元。而響應產業轉型升級與提升核心競爭力,政府也針對有意申請投資優惠的廠商開出產線需具備智能元素的先決條件,這也使得轉型智能制造,成為近年臺灣制造業不分上下最要緊的任務之一,然疫情爆發后,卻引發全球缺料、缺柜的問題,至今仍未緩解,制造業者也已顧不暇。
表面上市場需求強勁,但從2020年下半開始制造業就陷入缺料荒,更導致原料價格飆漲、待料時間拉長的困境。像是工具機業者受滾珠絲杠、線性導軌、鋼材等零組件缺料影響,交期被迫拉長2~4個月,有的關鍵零組件交期甚至長達8個月,業者苦嘆現在下單多半都是為2022年出貨準備。
除此之外,近期全球貨柜短缺也為制造業雪上加霜,貨柜運價漲勢銳不可擋,歐美航線報價已從過去逾2,000美元突破1萬美元。機械業直言,如今缺料、缺柜,已比過去產業擔憂的缺水、缺電問題更為迫切。而終端需求太大,上游供應不足,原料價格上漲,到最后只能是苦了下游,有傳產業者因此形容,2020年第4季是歡喜接單,而2021年是流淚出貨。
供應鏈現況吃緊一事也敲醒業者,擔心早前對臺投資大增固然是好事,但也可能因此造成臺灣本土供應鏈更加吃緊。業者表示,原本臺灣本土供應鏈可以100%支持根留臺灣的制造業者,隨著一波波制造業者回臺加大投資,本土供應鏈可能需要承載120%,甚至更多的量能,不免擔心臺灣供應鏈真的撐得起這么多需求嗎?
傳產業者表示,許多近年大舉回臺或根留臺灣的制造業者多已砸下數億甚至十數億投資智慧工廠,或擴充智慧化生產線,然業者認為,智能制造的本質是在供料無虞的情況下不斷優化制程,最怕屆時工廠蓋好了,但供應鏈跟不上,即使廠內投入再多智能制造、做再多升級,效果恐怕也會大打折扣。
業者認為,終端一口氣回來太多,共享一樣的供應鏈,但如果上游沒有適時提高產能,未來勢必呈現兩種局面,不是漲價、要不然就是大缺料,如同現在。但業者也坦言,臺灣不大,供應鏈量能仍相對有限,上游供應鏈要再擴大投資也不易,而下游制造業者也不可能自己再去投資新的紙箱廠或鋼廠,屆時現有供應鏈是否能撐起更多終端需求,恐將是未來一大隱憂。
業者表示,貿易戰之時不少臺廠回臺對未來充滿信心,但怎料疫情過后許多不可控因素讓制造業者措手不及,業者也擔心,從交期被迫拉長的情況來看,未來客戶轉單也不無可能,制造業即便透過產業升級強化市場競爭力,但仍有可能受限大環境而失去先機,藉智能制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對臺灣而言雖固然重要,但產業更需要的是穩健的供應鏈。
上一篇:臺商工具機百億投資方案延伸啟動
下一篇:景氣復蘇 工具機族群訂單普遍看到第四季
相關內容
暫無留言!
評論信息